强基报考必读 | 在清华日新书院学习是种什么体验?
编者按:
在清华大学,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挑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经历和想法。无论你是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律师,还是想从事其他职业,清华大学都能为你提供丰富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帮助你实现梦想。专业如此丰富,究竟哪一个专业最适合自己,每个专业的同学又是如何学习的?这个甜蜜的问题往往会困扰填写志愿时的同学和家长。
BINGO!
“清华招生”陆续推出“在清华学习____是什么体验?”专栏,邀请不同专业的清华大学学生,介绍他们的专业特点、学习方法、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让我们一起为丰富的清华生活做好准备吧!
“日新”二字,出自《周易 •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意在喻示着每一位进入书院的学子,将如梁任公所教诲,“濯之,拭之,发其光晶;锻之,炼之,成其体段;培之,浚之,厚其本原”,要能革故鼎新,勇于突破,经过书院四年的涵养与磨砺,将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
日新书院将秉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宗旨,强化“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理念,重点依托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质师资,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着力营造潜心育人、师生从游、濡染观摩的书院式教学环境。
今天为我们分享“在清华日新书院学习是种什么体验?”的是日新书院本科生历史专业王一竣、哲学专业吕宇轩和应文昱、汉语言文学专业耿天悦和古文字学方向郭馨蔓,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简介:王一竣
王一竣,日新书院历史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志愿公益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寒假社会实践一等奖等荣誉。曾任日新11班团支书,带领班级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先进班集体,清华大学甲级团支部等荣誉。现任日新书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日新书院团委组织组组长等,入选“白杨计划”。
王一竣在鸟巢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演
在空白中沉淀,于积累中成长
在日新书院学习历史将近两年,我最大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自由从容。
开学典礼上,王中忱院长建议我们不要选课太多太满:“听听相关的学术讲座,参加相关的读书会或研讨班的讨论,听听音乐,看看演出,到艺术博物馆看看展览,或者到荷塘边漫步走走,到荒岛上随意坐坐,出神发呆,都很好。”在日新,我学会了在空白中沉淀,于积累中成长,在“无用之用”中培养对人文学科的想象力和认同感。
大一学年,我在人文基础课的海洋里遨游,在文史哲的交叉融汇间塑造学术观的雏形;大二阶段,则循序渐进地进入专业通识课堂,在断代史和专题史中找寻旨趣所在。除了人文类课程,我的培养方案还拥有大片留给通识课与交叉深化课的空白,不仅能在制造工程体验课上亲手做一把民谣吉他,也可以在洋溢着咖啡香气的教室学唱古老的中国工尺谱。而在清华园里的常规课程之外,书院还为我们培养国际化的视野:在每周一次的Tutorial三人小班课上,与牛津大学教授讨论欧洲现代史,感受西方史学不一样的视角;在大三下学期,我将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交换,体验国际一流学府的人文学术氛围。
北京冬奥开幕式历次排练和彩排证件
在实践中体悟历史之用
在日新书院学历史,不只囿于一方故纸堆,走出课堂,我们也能在实践中体悟历史之用。在大一学年,我作为日新11团支部的团支书,以历史专业为导向,带领同学们开展主题为“探古求新,京城研寻”的支部事业,在宫墙寺庙的一砖一瓦中,探索京城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创造性转化,感悟历史文化对北京现代建筑的深远影响。最终,我们班级在收获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创新发展之乐的同时,获评该学年日新书院唯一一个校级甲团荣誉,也成为清华大学该年度唯一获得先进本科生班集体荣誉的大一班级。去年寒假,我带领日新书院的十名同学组成“镇镇有瓷”支队走进“瓷都”景德镇,以我们的文史哲专业为依托,调研“china”瓷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更加体会到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人文学子的使命和力量。
日新11团支部“瓦间窥史”主题党团日合影
我们不仅是书院的学生,更是书院的主人
在日新,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是书院的学生,更是书院的主人。“南十小谈”让每个同学拥有和院长们在傍晚喝茶聊天的机会,说说困惑,讲讲启迪,谈谈理想,从容夜聊间收获颇丰。此外,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不仅有文史哲和古文字学方向的学术大师,还可以选择新闻社科等专业的知名教授。午餐会,读书会,约饭、约球,平时在学业生活上遇到困难也可以诉诸导师,并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在享受书院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的各种优质资源和服务保障的同时,我们也在用自己的创意与行动,构建这个共同的大家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花朝节沉浸式体验汉服文化,劳动教育亲手种下小瓜苗,从无到有建立属于日新自己的体育代表队,全程筹划和准备书院首届学生节……
王一竣在中国-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国际研讨会开幕式表演琵琶独奏
我在清华园里的课余生活更是格外丰富:从入学起我就加入了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民乐队,重拾相伴十余载的琵琶,和同伴一起谱奏传统民乐的新章;我入选了清华大学优秀主持人才培养“白杨计划”,在对演讲主持的专业训练中,理解沟通、表达和传播的魅力,切身体会“讲好故事”的重要性;我在暑期前往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组参加“白杨计划”的实习项目,在参与抗美援朝系列节目制作的过程中,感悟殷殷历史于今人之重量;我还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参与开幕式“致敬人民”节目演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们一起,从21年的金秋到22年的寒冬,从清华综体到鸟巢中央,最后来到冬奥盛会的舞台上,代表全球青年走向世界……在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我潜移默化地充实着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无不得益于清华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和日新书院开放包容的氛围。
在清华,在日新,我不仅拥有课业选择、学科通识的自由,还能在筑牢基础学科之基的同时,有更多空间和自由度,从容探索自己的兴趣与热爱,找寻自己多元的可能性。
王一竣主持清华大学2021年“一路有你”迎新晚会
个人简介:吕宇轩
吕宇轩,日新书院哲学专业学生2022级本科生。曾任2022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新生代表,曾获新生运动会3000米第二。现任清华大学学生新媒体技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骨干。
吕宇轩生活照片
在清华,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在清华哲学系摸爬滚打了一个学期,我最大的感受是“自由”二字。
选课的自由自不必说,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可以选择任何一门理工科甚至研究生的课程。但这不代表每门课都能抢到,比如说,一听名字就很吸引同学的《腐败的政治经济学》,还有教室常常坐满旁听同学的《性、爱与健康》……我觉得清华在课堂思想自由这方面毫不逊色,尤其是思政课。我们的所有必修思政课都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有深度也有趣味的灵魂对话。在“党的知识概论”上,我们学习疫情期间社会思潮的形成;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我们了解了清华红卫兵发展的历史……应当说,清华的思政课虽然有规定的主题,但所有老师都力求能讲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内容。在清华,我们能选的远不仅仅是课,还有讲课的风格。
思想的自由也是我这位哲学学生深爱清华的一个原因。清华的文科课堂大多是启发性的,相比于知识灌输,老师们更在意的是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同学们的好奇和兴趣。上学期,我曾有一次对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惑,并从这些疑点出发,在课后进行文献阅读和拓展调研,最终形成报告、与老师交流讨论……当一个想法在脑海中萌蘖,在阅读中成长,在思考中丰满,最后成为一份满载着心血的作品时,成就感与满足感何其甘甜!回溯历史,思考、质疑的传统清华早已有之。民国时期,学生会从老师的讲义上找出有待商榷的点与老师辩争探讨;现在,同学们对讲义中某个观点存疑,在研讨课上与老师们据理力争的现象依旧随处可见。清华学子以实际行动回应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呼召。
我觉得最自由的还是个人的发展方式。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在清华,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你可以带一只实践支队前往世界各地,与商业大咖或是政府官员座谈,或是前往偏远地区,为当地发展真正干好一件实事。你可以创办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在学校丰富的资源支持下,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相识相知。你当然也可以深耕学术,在本科期间早早收获数篇顶刊论文。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格式化的规定,只要你有心有力,无论年级,无论专业,任何天马行空的理想都有变成现实的可能。
吕宇轩生活照片
“日新”月异,向阳成长
但越是拥有自由,不确定性就越无可避免。在清华,随时可能有困难和挫折。外出实践,当地单位不接待;创办社团,感兴趣的人很少;科研学术,实验结果不明显......所以清华学子的朋友圈里时常会有我们对大学生活的吐槽。但吐槽归吐槽,每个清华人手底下都攒着一股劲儿,准备以自强应万变。适应甚至习惯在不确定性中生活,这是清华教会我们的。
再来谈谈我所在的日新书院。“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哲学系时刻以温煦如玉的文人气质、刚健弘毅的士人情怀涵养着我。定期组织的“南十小谈”里,两位院长与同学们共话师生情长;不时举办的从游沙龙里,学界“顶流”大咖与我们分享学术前沿;再到导师交流、“辉光日新”从游节、学生节、技能工作坊、朋辈计划、弘毅计划……用同学们的话说:“书院是宠我们的。”这个宠,是无微不至、是心心相印,但也是宽严相济,是催人向上。书院里的我们“日新”月异,向阳成长。
最后谈谈我眼中的清华人文。近几年来,随着清华“双高”建设思路的落实,校内人文学科生源不断扩充,清华人文正在逐渐缩小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成为清华的又一金字招牌。哲学班、经济班和世文班等文科学堂班的设立不仅体现了清华对文科的重视,也反映了清华文科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的质变。因此我如此坚定不移地相信:清华人文必将重塑中国乃至世界的人文学术布局,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个人简介:应文昱
应文昱,中共党员,日新书院哲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曾获清华大学一·二九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日新书院“好读书”奖学金。
日新02主题班会“充实自我迎冬奥”
与思想为伴,收获成长
“清华”与“哲学”,这或许是一个能够让人产生好奇与联想的组合。哲学学科都学些什么?在清华学习哲学又有怎样特别的体验?对我而言,作为一名哲学学生在清华园度过的三年,是与思想为伴的三年,也是在逐渐发现自我中收获成长的三年。
初入大学时,我并非一个“典型”的文科生:高中时期主要学习理科的我,除了对于人文社科朦朦胧胧的兴趣外,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积累,也更不了解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究竟意味着什么。让我初次领略哲学魅力的,是大一第一学期的两门课程。在“西方哲学思想经典”上,老师带领我们阅读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并尝试重构笛卡尔的论证。我第一次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事物事实上都是未经仔细思索和怀疑的,而只要主动运用自己的理性加以推敲,那么很多事情将不再如我们所接受的那样理所当然——这使我感受到哲学的追问与思辨所具有的内在力量。另一门则是日新书院与牛津大学合办的Tutorial课程。在这门课上,一名牛津大学的老师与两名同学一起就某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在诸多阅读材料和老师的不断追问下,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到对文献的阅读与思考之中。本以为这将是一种负担,但在不知不觉中我却发现,自己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于是,这也使得初入大学的我萌生了未来从事学术研究的想法。
真正令我坚定这一想法的,是在导师带领下的经典研读。日新书院新生在入学时,都会匹配一名导师,由人文学院相应专业的教师担任。我的导师在第一学期为我们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课程,在第二学期初与导师聊天的过程中,导师建议我可以组织几名同学一起就课程所涉及到的经典著作进行阅读。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持续至今的读书会将会成为我打开学术之门的一把钥匙。自那时起,导师便带领我们以两周一次的进度围坐在一起,共同细致地研读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而在阅读文献、撰写报告、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我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在逐渐进入经典的思想世界之中,也愈发能够体会哲学思想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而参加长期读书会的经历也让我在学术共同体中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归属感。
应文昱生活照片
徜徉于思想与现实之间
在日常课程和读书会之外,哲学学堂班的成立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对哲学的兴趣、拓宽了我的视野。学堂班定期举办的名师讲坛使我领略到海内外哲学大家的风范,各种论坛也给了我更多与朋辈切磋交流的机会,而与清华其他学堂班合办的交叉学科论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哲学在现代学科融合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在日新书院与哲学学堂班学习生活的这三年间,哲学之于我而言在一点点褪去它那层看似“神秘”的面纱,激发着我灵魂中的那“形而上的冲动”,而我也在成长中逐渐发掘并坚定了自己的兴趣与志向。
在我看来,“在清华学哲学”不仅意味着学习一个专业、几门课程或者阅读几本书,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与思想为伴、与朋辈交流、与导师“从游”的读书与思考的生活,在其中,我不仅能够收获无数在长久思考后灵光乍现的喜悦、通过写作表达自我时的畅快,也更能体会到一种徜徉于思想与现实之间的自由,而这也构成了我在外界纷扰中得以获得内心平静的一亩三分地。
应文昱在课上发言
个人简介:耿天悦
耿天悦,日新书院2020级本科生,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辅修新闻与传播。现任日新书院第一届学生会执行主席、校团委文体部“沐风”计划工作组副组长、第46届校学生会文艺部宣传组组长。清华大学“沐风”学生文艺骨干培养计划八期学员,曾任日新书院首届学生节“日心说”策宣总监、清华大学第32届校园歌手大赛“寻声”宣传统筹等。曾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文艺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校级银奖支队队员、优秀招生组志愿者、2021年清华大学校园马拉松半程(21km)完赛奖等。
耿天悦日常照片
厚植人文,远眺山野
三年前,我与日新初识。和其他强基书院相比,日新书院的特色之一就是文史哲贯通的培养方案和极高的选课自由度,这也形成了我对人文学科的最初认知:一片由文学的长度、哲学的高度、历史的广度共同构成的浩瀚文海,一个多维立体的广袤空间。
人文是以“人”为核心的学科,是一个将视野放远再收归的过程。我的书院导师格非教授曾教诲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时刻警示我在与世界的交互中不断积累与沉淀。于我而言,在日新的三年学习探索是一个持续自我惊醒和自我雕刻的过程:“惊醒”是将自己从表层的现实抽离,从形而上的宏观层面审视自己庸常的无意识和其局限性;“雕刻”则是不断去击碎固有偏见,跳脱出原生环境构建的狭隘视域,在向外突围、向他异性运动的过程中塑造自己成为更加包容的、完整的“人”。
同时,知与行缺一不可;书本的黄金屋之外,还有现实世界的无垠山野。我选择辅修新闻与传播,落足于实践,躬行于乡土。2022年暑假,我报名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的清影工作坊暑期实践课,前往宁夏彭阳县涝池村,以当地一户留守儿童家庭为选题对象进行为期3周的人类学纪实影像拍摄,之后用4周时间剪辑成片,最终作品《此处为家》在校内展映并入围第六届西湖青年纪录片论坛。
仍记得课程领队教授在课程结尾对我们说:“这门课最核心的不是这部片子,而是‘你们’”。三周的田野工作是一次剥离主体性、走入他者世界的宝贵经历——只有真正设身处地和他们站在一起,穿入叶片闪鳞的玉米田,踏入淤泥柔软的烟叶田,吃下胡麻油和面而成的馍馍,才能真正打破固有的偏见壁垒,抹去污名化的简化群体概括。此次人类学影视制作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人文学科教会我最重要的一点,是将心比心,是谦卑和真诚。我们要通过持续的阅读、写作和对话,将“自我”从躯体中放逐,以真挚谦逊的姿态扎根泥土、走入他者、认识世界。
原创纪录片作品《此处为家》海报
课程小组和拍摄对象家庭合照
“通文达艺,栉风沐雨”
我的文艺社工生涯始于偶然,就是高中做惯了班级宣传委员,想试试在大学做文艺委员。后来,我从班团走到院系学生会,再到校级平台,再到入选“沐风”学生文艺骨干培养计划……文艺不断拓展着我大学生活的边界,也为我的大学生活留下许多闪闪发光的印痕。
对文艺的赤诚驱使我奔走于大大小小的舞台幕后,在聚光灯亮起和帷幕落下之间感受文艺工作的魅力,在服务有文艺梦想的同学梦圆舞台之时收获纯粹的感动。舞台现场的台口工作之外,我还承担前期的宣传策划工作。在日新书院首届“日心说”学生节的筹备中,我担任策宣总监一职,与院内志愿者团队一起完成主题海报、主题推送、舞台背板、伴手礼周边等多个作品的绘制与设计。三个月的制图周期中,我经历过学业与社工两手抓的筋疲力尽,也经历过很多技艺不精、灵感枯竭的至暗时刻。但当最终看见一幅幅由鲜活线条编织而成的绚丽图景,来路的所有起伏,都变成风景。我总是将文艺策宣称作是造梦师的工作,即使我们手中只有一张空白的画布和一支画笔,只因为“热爱”二字,我们便可以从无到有,从一到正无穷。
与作品“日心说”学生节主题海报展板合影
“日心说”学生节集体合影
还记得一位“沐风”的学长说:“文艺人”最核心的品质就是追求完美的精神。不管是一个“零失误的舞台”还是“一张完美的海报”,都是在一个没有量化指标衡量的领域中,试图尽自身最大能力限度将工作做到极致的勇气和热忱;而沐风人应将这种文艺经历赋予的精神发扬到生活和未来的方方面面。
“用栉风沐雨但蓄谋已久,还如沐春风的一往情深”。文艺工作和人文学科一样,都是以人为核心的事业。在文艺中,我接触具体的人,做具体的事,收获具体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成长为更加具体且笃定的“人”。
回首三年,我会由衷地感谢最初选择日新书院和人文学科的自己。或许经年之后,那些具体的理论和术语会变得模糊,但由具体知识衍生的普遍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闪烁光辉会始终悬在生活的穹顶,熠熠生辉,引领我上下求索、明志笃行。
“感谢这片无垠文海,给予我直面风雨的勇气。”
完赛2021清华校园马拉松(女子半程21km组)
个人简介:郭馨蔓
郭馨蔓,日新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目前对于古文字学方向较为感兴趣。大一学年积极参加代表队、学生艺术团工作,现为日新书院中长跑队成员、清华大学合唱队一队队员。
郭馨蔓在图书馆学习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初入日新书院的半年,对我来说是一个不断摸索和试错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刚进入大学的同学来说,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经历许多迷茫,我也不例外。
大学学习与小学、初中的学习模式相比,有本质性的区别。后者侧重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简单应用,前者则要求以获取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思考、分析和论证的过程,进行学术成果的输出,对于我们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大学学习的“自主性”给大一上学期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日新书院独特的培养模式为我们大一新生选课提供了很大程度的自由空间,同时也给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阅读前辈的学术著作,如何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质疑,如何确定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找出自己所需要的只言片语……这些都需要经历自己摸索的过程。我通过主动请教授课老师,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查阅文献资料,逐渐找到了论文的选题方向。虽然最终的期末论文作业离“学术”的标准还相去甚远,但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朝正确的方向迈出第一步。第一学期的论文作业,使我对于学术写作的基本规范有了初步了解。万事开头难,但我们还是需要不求捷径、不避繁琐,认真踏实地走好第一步,才能为往后的学习之路打好基础。
平衡学习、社工和生活
对我来说,大一上学期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学习、社工和生活三者的平衡。对于有日后从事人文学术研究工作打算的我来说,学习自然是大学生活的主业,但学习之外的部分也要兼顾。在大一上学期的探索过程中,我对此最深的一点体会是,自律即自由。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如果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没有意义的活动上,留给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时间就会相应的减少。而“摆烂”所获得的短暂快乐并不能弥补意义缺失的巨大亏空,最终只会使人感到越发空虚和疲惫。
在大一上学期,我也曾经因为安排不好自己的学习生活,陷入过“摆烂——情绪低落——继续摆烂”的恶性循环中。后来我试着每天早晨安排好要进行的任务,并随时灵活机动地调整自己的计划,使之能够被较为从容的完成,从而逐渐走出了这种恶性循环。如今我还是偶尔有不自律或者行事条理混乱的时刻,这也需要我进一步提高妥善安排学习生活的能力。
作为初入大学校园半年的一名新生,无论是学习还是个人生活,我都深感任重而道远。希望我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踏实的态度投入往后的大学生活,为我的学术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郭馨蔓日常照片
往期精彩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报考必读 | 日新书院院长王中忱:在多学科交叉融汇中碰撞出新的人文学术
零字班来了!张琳越:在文理融汇的日新书院,定义属于自己的清华
感谢日新书院所有分享的同学!
编辑 | 朱益孝
审核 | QL
为了认清通往清华的路
快把清华招生
设为星标吧
↓ ↓ ↓